2009年6月23日 星期二

Overall Reflection




昨日,結束了阮老師在本學期的課程「教育科技實務專題研究」,不擅長言詞的我,上台發表了一些零零落落的感想,但其實心裡面的感想是很多的,只是不知道為什麼一上台,要講的話都會被打了八五折,哈哈!真糟!
既然要用寫的,我想就把昨天的感想補得更確實一點,就從一開始上第一堂課起,拿到了老師列出的Class Schedule,一整個心裡的OS就是:『我的天啊~死定了我!除了Blog以外,都是沒聽過的專有名詞!』,第一堂實務課程,老師只請我們先建立一個自己的blog,鍵入Introduce yourself,再加入至少2篇隨意的post,這對我來說,還可以應付,但是老實說,當時只是以交作業的心情,真的很隨意的po了2篇post,故當次作業,老師馬上給了建議,應該要與讀者們介紹這個post的綱要,以及看完的自我心得唷!這時才瞭解製作Blog是要用心的,用心之後,不但可以讓使用者可容易進入與瞭解作出相互的回應,也可讓自己學會分享與省思,其實Blog真的是一個可以讓他人學習與自我學習的園地!
另一個,讓我覺得相似功能,但在討論上更為活用的是Social Networks,對於這個平台,我玩的很盡興,對於內容雖然在短期之內,仍尚未健全,但對於他的可分類topic討論之論壇功能,我覺得對於目前在醫院工作的我,因為現在醫院其實非常注重在醫師尚未成為主治醫師前之教學與教育訓練,畢竟醫師日後接觸的都是活生生的人,而非商品,故臨床上或是理論上之教學對於主治醫師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養成,但因為醫院與母院的輪調性質關係,常常認為在臨床科導師與住院醫師、實習醫學生是缺乏雙向回饋的部分,因為可能來個幾週,學生就會回去高醫,而老師的學習comment往往只為了評鑑的目的而留下記錄,毫無實質上的意義!故我認為此點,我認為可以建議給醫院在教與學的回饋上,只是可能要先教會醫師們使用,我想這點屆時仍需要一段宣導期吧~!
對於這堂課開始啟發我的興趣,是從Podcasting開始,這堂課讓我對教育科技有了興趣,也讓我跟弟弟在配音時,玩得非常開心,在製作的時候,還發現有一個人家介紹的Cool edit類似軟體,也挺好用的!介面仍以Audacity較為易懂,但功能則屬Cool edit較多!提供大家參考囉!
以上都是我在這堂課印象最深刻也最有興趣的幾堂課,其餘課程如要看相關心得,可參考如下唷!
這堂課,真的很開心在阮老師的實務教學下,其實真的就像老師最後一堂課說的,會讓我們在有稍微壓力下,發揮我們本應有的極限能力,嗯!真的有感覺!也覺得自己可以再進步,這堂課其實只是一段啟發,其實日後的發展與運用是否專業,都要看我們自己的心態與努力程度,以及發展的方向,也感謝坐我旁邊的學志,一直不厭其煩的被我諮詢,不計任何時間,哈哈!也讓我很有榮幸的跟你一起製作Wiki,感謝你的不嫌棄!最後,謝謝各位一起上課的好同學們,一起上課的時間真的很開心,尤其這堂課又有技嘉學長、荊溪主任與師母等學長姐之陪伴,上課總是充滿了歡笑與專業之分享,雖然有時下班後,精神有點渙散,但是聽到有趣之分享,還是會豎起我的耳朵趕快吸收進去!因為這種教育科技實務運用的課程對我來說是第一次接觸到的,也覺得自己的知識與能力有隨這堂課晉升,希望,以後仍有機會再與老師學習!老師,感謝您唷^-----^

2009年6月14日 星期日

Assignment 8 - Slideshare的學習心得

1. 此slight是我擷取5/31至美和技術學院所上之『健康城市』議題的內容,並加入聲音之錄製,請多多指
教!網址是:http://www.slideshare.net/grace690121/ss-1512835

2.對這個教育科技運用並不陌生,是因為老師在第一堂課就已經有小小介紹了,在每一堂課也是運用Slideshare這個網站去製作,可同時運用簡報與聲音之結合報告檔,並可由線上聽取各類專家學者欲分享之各類簡報,超讚!
對於想不停汲取新知或是覺得想參考不熟悉領域之簡報,這個網站很不錯用!
對於教學者自身在製作教具也是非常實用與簡易!

E-Learning, Virtual Schools, and Second Life的學習心得

1. 我認為e-learning,、 virtual schools、 Second Life皆是屬於線上學習之演化過程, e-learning屬於線上學習之初期,學習者與教學者不再受限於傳統面對面授課固定時間、地點的限制,可以隨時隨地透過網路進行互動教學,學生通過閱讀和完成作業來進行學習,老師再來評估作業完成的質量,但傳統的E-learning是平面的,最多是雙向交流,存在很多局限,參與者無法感受到“實時”的便捷。virtual schools則進一步發展為以網路為平台,包括:教材、教師、研究室、參考書、考試、學習同伴、管理、社交康輔等功能,主要為建立一個完整教學應用的資訊環境。Second Life是完全模擬3D的世界,是一種全方位的實時體驗,參與者就是其中的一個個體,他可以去選擇任何感興趣的主題並實時地與他人交流,不受任何地理位置的限制,大大的提高了教學效果以及便捷性。至於機器配置以及網路速度的問題,這可能是現在為止最大的一個障礙,如果頻寬不足,在操作會受到很大的影響,Second Life已經成為眾多學校或大學的虛擬教室。

2. 以上這些數位教學發展,基本上我選擇支持,因為時代不停在進步,也許現在在某些執行面或條件上面尚未成熟,但以現在科技進步的速度,專家這麼多,現在的不及與不成熟,並不能代表日後的結果,而上述之系統也是於數位教學上一個自然的演進,故我選擇支持。

3. 但需要時間,因為目前數位教學環境,各機構發展不一,且多屬環境尚未建置成熟,故呈現成長稍緩之現象,如我們醫院雖有建置e-learning系統,但使用者仍偏少,除因醫師反映較無多餘時間外,其連結便利性、資料豐富性、操作介面可盡興等,故如能思考如何將e-learning、virtual schools、 Second Life生活化及普及,並尋找出最能兼具學習成效及學習興趣的教學模式,方可日漸普及化。

Assignment 7 - Social Network 的學習心得

1. http://grace2009.ning.com/是Grace的數位學習小窩,希望將資訊教育及數位學習所聞、所聽、所見之相關訊息及資料,與各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分享、交流,請大家不吝發表個人想法與心得唷!

2.這次的課程是要學習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社交網路,我覺得也十分有趣及實用性極高的線上學習運用,他有點類似部落格,我覺得啦!但是我覺得他在建置上又更活用與動態,比如他是可以直接在線上即時討論,在建置上也可一個一個topic去建立屬於自己的論壇,在見面上我覺得比blog來得活潑,也可一下子進到想要探討的主題介面,不繁雜,使用上也很簡單!
我覺得我個人也非常喜愛Social Network 的建立,希望之後把可以把數位學習小窩這個網站資訊經營的更成功,讓看到的人會認為他是個值得參考的學習網站!但是不否認Social Network 如要資訊豐富,是需要一點時間的,因為他主要特色即在於討論者間之互動與激盪!故我想必須要思考的是至作者應如何廣為周知!方可達到其建立預期之成效~~

Assignment 6 - Web 2.0 Tools的學習心得

1. 此為我本次上課之作品,主要是以VoiceThread 呈現我以前年到香港旅遊的照片中上傳幾張相片並加上介紹說明,主題為快樂香港行:http://voicethread.com/share/486438/

2.這次課程,阮老師讓我們瀏覽了許多Web 2.0 Tools,讓我們大開眼界,又非常新奇好玩,比如:
(1)Footnote:史實新聞的搜尋web
(2)circacie:史實或個人過事件時間序列編輯web
(3)remember the milk:工作管理系統
(4)classmaker:線上測驗
(5)picnik:圖片及相片編輯工具(老師推薦超好用!)
(6)zamzar:轉換檔案格式之系統
(7)bubbl.us:流程圖,組織圖製作系統
(8)pageflakers:可彙整各網站介面與資訊,讓你一目瞭然呀!
(9)Flicker:免費分享圖相片區(這個我也很喜歡,因為有很多特別的圖片可下載!)
(10)meebo:類似MSN,即時通的東西
(11)del.icio.us:social bookmarks 書籤
(12)MedisFire:免費檔案分享空間,不過1個file必須小於100MB唷!
(13)Tumblr:速成的blog, 可簡單又快速的使用!
(14)wordpress:部落格工具與網誌平台
(15)voice thred:可以相圖片配合聲音之多媒體製作編輯story
(16)zoho:強大搜尋網站

我很喜歡這堂課,,,,真是太好玩了!我覺得對於線上學習之運用有多了更深更廣的眼界!

Web Accessibility --的學習心得

此堂課是學長幫老師代課,學長很盡其所能與所知的把他先前對於無障礙網路空間相關資訊與我們分享!

所謂無障礙網路空間,就是讓每個人,無論是否有身體上的缺陷,讓每個頁面在不同的瀏覽器上,使用或是閱讀網頁內容時,都覺得很方便、很好用。就像無障礙空間一樣,無障礙網頁是一種平等對待每一個族群的最基本設計與規劃。
在一些教學平台上:
(一)如於一般人使用時,常會發現有些網站,字型設的很小,或是網頁的底色跟字的顏色很接近,要閱讀網頁內容時,覺得很吃力,有些網頁,有好大一個區塊,不停的閃爍,沒多久眼睛就覺得很不舒服,還有些網頁,被點選的區域或是文字非常非常的小,讓滑鼠很難瞄準點選,這些網頁,對於擁有正常視力的人而言,閱讀或是使用都很吃力。更何況是看不見、或是聽不到的人。
(二)對於視覺障礙(包括全盲、色盲、弱視等)、聽覺障礙(全聾或是重聽)、行動或有認知障礙、對閱讀或是文字理解有困難的人而言,使用者有可能無法使用滑鼠或是鍵盤,例如:視障者在申請無名部落格的帳號時,在註冊步驟中,系統要求需輸入「驗證碼」,但因系統只提供圖片,而未提供替代方案(如語音播放)可以讀取圖片資訊內容,導致無法獨自完成認證的步驟;另在新增相簿時,雖也能使用鍵盤走訪至「新增相簿」按鈕,但因該按鈕未提供說明,也只能請明眼人解說該按鈕的功能;再來,進入相簿後,又因為上傳照片頁面所提供的表單欄位,並未提供輸入欄位與欄位標題間的關聯性說明,所以不知道如何填寫;最後,設計個人風格樣版時,也同樣因為樣版圖片未有替代文字說明,導致他們在操作上述功能時均需請明眼人協助,或是尋求其它的可行方法。
所以無障礙網路空間的設置,是在製作網站時,要考量以上這些諸多情形,採取「可及性(Accessibility)」的設計,讓不同的使用者、不同的連線狀況下,都能順利讀取網頁資訊,並使教學者很容易在任何地點,透過教學平台獨取教學課程內容。
How can teachers ensure accessibility of their web sites, web content and web applications for learners with disabilities?
可分為(一)人工檢測:首先於製作網頁前應熟讀無障礙十四條規範、無障礙九十條檢測要點,並依「無障礙網頁開發規範」之「人工檢測碼」,自行檢視確認。。(二)機器檢測:可以單機版檢測工具(Freego)或利用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所設置的無障礙網路空間服務網(http://enable.nat.gov.tw/management.do?funId=008)所提供的線上檢測(或下載檢測工具),先對於自己的網頁作一個體檢,然後再針對未通過的部分加以修改。反覆檢測/修改幾次容易犯錯的部分之後,應該就可以知道什麼叫做無障礙網路空間。駕輕就熟之後,即使是一個新的設計,也會自然而然地符合無障礙之要求。

學長也告訴我們在如何改善無障礙網路之可近性,要如何去檢測,如
1.Scenarios describing Web accessibility: How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Use the Web [殘障人士使用網路的方式]
2.研考會及W3C公告之無障礙網路空間規範與檢測碼
3.Examples of accessible design: Examples: Web Content Accessibility Curriculum [無障礙網路設計範例]
4.檢測網站的無障礙性, http://www.w3.org/WAI/eval/Overview.html
5.Curriculum with examples of accessible design: Curriculum for the WCAG 1.0, last modified March 17, 2000 [無障礙網路空間課程]
6.Techniques for accessible site design: Techniques for WCAG 1.0, [無障礙網站設計]
三種技術: 核心技術、HTML技術、CSS技術
7.Authoring Tool Conformance Evaluations, Last updated 28 May, 2002 by Jan Richards, http://www.w3.org/WAI/AU/2002/tools [製作工具]
8.Repair tools for inaccessible Web sites: Repair Tools for Web Content Accessibility [修改網站工具]
9.Accessibility Features of SMIL [SMIL的無障礙性]
10.Accessibility Features of CSS [CSS的無障礙性]
11.Accessibility Features of SVG [SVG的無障礙性]
12.Accessibility improvements in HTML 4.0 [HTML 4.0 的無障礙性]

Assignment 5 - Wiki的學習心得

1.這次是兩人一組的合作製作wiki,哈哈很好玩!以下是我與學志的作品『聲音的世界』,請多多指教!
聲音的世界網址(廣告已去除):http://conan-music.wetpaint.com/

2.學校會使用到Wikis,通常應用於共筆分享系統、個人知識管理、讀書會、專案開發、教學與教材資訊整合系統、知識學習與管理平台、專題介紹、寫書、翻譯、資料整理、常見問題整理等等,甚至可做成網路百科,適合一群人來做的網路合作方式,可自由建立知識管理的資源,讓教師在資訊教學上,不因經費限制,或特定廠商壟斷市場,而妨礙了教師的教學,使學生變成資訊不自由的劣勢。而學生也能透過這樣的分享平台,隨時隨地的學習,並提出及解決自我問題。
較大的挑戰是,Wiki不像blog與MSN在校園這麼普遍與廣為學生瞭解,其需要教師花時間說明與使用手冊,於教學上,不但為教師一個可資訊共享之平台,也可讓學生於作業執行上,可參照其他同學之範例作出較不離題之作業,有教育引導上之作用,也可引起同儕間之比較與互評,並可省下紙本作業繳交所需耗用之紙張與墨水成本,並可直接於線上回應

3.如果是我於教學上使用Wikis,於老師層面,我會將其使用於放置教學講義上之分享,形成一專題知識庫,因為可隨時修正內容,及放置影音或照片檔,並可於教學過程中作為小組專案報告或作業之繳交與分享,因為老師可隨時給予小組建議,小組成員也可透過wikis知道組內工作進度,避免重複,並可建議學生做成個人網頁,將學習心得做紀錄,老師可給予comment,以達成教與學雙向之回饋目的。